立事情尤倦,思山兴益坚。
意思:确立情报特别疲倦,思山兴更加坚定。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新正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蘧瑗知非日,宣尼读易年》是一首表达对知错就改、坚定信念的赞美之情的诗。它以蘧瑗和孔子对话的形式,描绘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错就改、坚定信念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蘧瑗知非日”,蘧瑗是古代一位贤人,他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是非常可贵的品质。诗人以此句开篇,表达了对蘧瑗知错就改的赞美之情。
“宣尼读易年”一句,诗人借孔子研读《易经》的故事,表达了孔子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定信念。孔子一生都在研读《易经》,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这也是孔子成为圣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情止于是,天意岂徒然”两句,诗人借人情的局限性和天意的必然性来表达对知错就改、坚定信念的赞美之情。人情往往容易满足于现状,容易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忽视了自我提升和进步。然而,天意是必然的,只有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学习、不断改正错误,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立事情尤倦,思山兴益坚”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知错就改、坚定信念的向往和追求。立身行事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让人感到疲倦和困惑。然而,只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和意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谁能同此志,相伴老伊川”,诗人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和期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他一起追求知错就改、坚定信念的人生哲理,一起在伊川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度过晚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蘧瑗知错就改、孔子研读《易经》的故事,表达了对知错就改、坚定信念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渴望,表达了对自然和真我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