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常求系日绳,厄穷却羡弃家僧。
意思:富贵常求系天绳,穷困却羡慕弃家僧。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富贵常求系日绳,厄穷却羡弃家僧。》通过描绘富贵与贫穷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富贵常求系日绳,厄穷却羡弃家僧。”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一方面,诗人渴望富贵,希望每一天都能过得平安顺利,就像把日绳牢牢地系在身边一样稳定;另一方面,在困境中,诗人却羡慕那些抛弃家庭、遁入空门的僧人。这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矛盾和困惑。
“强颜始觉贫为害,对镜方嗟老可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的无奈和对衰老的厌恶。诗人发现,为了生活而强颜欢笑时,才发现贫穷带来的困扰;对着镜子时,才感叹年华老去,令人烦恼。
“出户风霜欺短褐,读书父子共昏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出门时,风霜欺凌着简陋的衣物,然而回到家中,父子两人共一盏昏暗的灯下读书,显得温馨而宁静。
“圣师梦奠二千载,一卷遗言终可凭。”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诗人意识到,从古至今,圣贤们的智慧和经验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而他们留下的遗言和书籍始终是值得信赖的。这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富贵与贫穷、贫穷与衰老、风霜与读书、历史与文化等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对生活的矛盾和困惑、对贫穷的无奈、对温馨家庭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愿望,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