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山观》 道号艮斋曾品题,椽笔特书为摛藻。

道号艮斋曾品题,椽笔特书为摛藻。

意思:道称为艮斋曾经品评,尽管笔特别书为搞藻。

出自作者[宋]李北之的《玉山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和道士生活的诗。首句“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描绘了山峦连绵,翠绿环绕的景象,其中有一座山形状像覆盖的钟。接着诗人提到了晋代的仙人和道士王郭曾在此登高远眺,欣赏美景,这里与婺女金华山的美景齐名。 随后,诗人描述了悬崖峭壁积铁数百尺,参天老木轮囷。时有金鸡敲击膊鸣,铿锵响声回荡在石屋之间。石屋离山三里多路,深潭之中仿佛有神龙居住。渔人攀爬瓜藤深入潭中,听到山椒传来道士步虚的奏乐声。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脚下有一座道观名为玉山,道士们分得葛仙的班列。观内家无担石,四壁立立,道士们披风切月,陪伴往来。诗人的师父率庵庞眉老道,迷失在寻仙觅道的仙岛之中。道号艮斋曾品题,椽笔特书为抒发情感。千载一遇的邑大夫来问胜境形状如何,诗人羞于献上自己的水墨画图,只是倚风叹息,感慨来何暮,入境何处。 整首诗描绘了山林景色之美和道士们的清幽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寻仙觅道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
晋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华同。
悬崖积铁数百尺,轮囷老木参天碧。
时有金鸡击膊鸣,铿鍧响通石屋石。
石屋去山三里馀,潭潭若有神龙居。
渔人爬{左瓜右少}入深处,闻得山椒奏步虚。
山趾有观名玉山,黄冠分得葛仙班。
家无担石四壁立,披风切月陪往还。
我师率庵庞眉老,故园跨鹤迷仙岛。
道号艮斋曾品题,椽笔特书为摛藻。
千载一遇邑大夫,来问胜境形何模。
片言拟作诗中句,羞献人家水墨图。
倚风太息来何暮,入境

关键词解释

  • 品题

    读音:pǐn tí

    繁体字:品題

    英语:appraise

    意思:(品题,品题)

     1.品评的话题、内容。
      ▶《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

  • 道号

    读音:dào hào

    繁体字:道號

    英语:Taoist monastic name

    意思:(道号,道号)

     1.修道隐逸者的别号。
      ▶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道号》:“

  • 摛藻

    读音:chī zǎo

    繁体字:摛藻

    意思: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
      ▶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