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予欲金玉汝赠黄从善》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

意思: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啊,烧伤你的皮肤,怎么能忍心。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予欲金玉汝赠黄从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象征和隐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人格、责任和真理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段,“汪山复重兮朋友失,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因地理环境而隔离,暗喻生活中的困境和孤独。然而,诗人通过“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朋友陪伴的期待。 “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为余发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智慧的渴望,德人之言如同良药,能够启迪心灵。 “嘉若人兮甚好修,兰薰而时发兮,水删德而用柔。”这是对一位美好品质的赞美,以兰花和水为比喻,展现了这位人的高雅和柔弱之美。 “有璞连城,方谟匠兮,忍其与斗筲议之。”诗人以璞玉连城为比喻,表达了坚持真理,不愿与浅薄之人争论的决心。 “螫吾手而不砭兮,举百体而弃之。”这句话以被刺伤的手为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痛苦,愿意牺牲一切去追求真理的决心。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这句话以父母的疼爱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痛苦的感受和无法忍受的心情。 “顾白日临辰兮,臣何爱不与俱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与民众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 “古之人偿责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引用了古人的名言,表达了诗人对真理追求的坚定信念。 “虹气贯斗牛兮,岂用俗人之町畦。”以虹气贯斗牛为比喻,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超越俗世的气魄。 最后,“予爱兰而莫与予佩兮,曰斯其不情。帝关九牡兮,照下土孔明。予将观东海兮,蛙说予以坎井。盍尝视吾宝。”这段诗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整首诗充满了象征和隐喻,通过对自然、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真理、责任、痛苦和追求的理解和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汪山复重兮朋友失,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
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为余发药。
嘉若人兮甚好修,兰薰而时发兮,水删德而用柔。
有璞连城,方谟匠兮,忍其与斗筲议之。
螫吾手而不砭兮,举百体而弃之。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
顾白日临辰兮,臣何爱不与俱来。
古之人偿责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虹气贯斗牛兮,岂用俗人之町畦。
予爱兰而莫与予佩兮,曰斯其不情。
帝关九牡兮,照下土孔明。
予将观东海兮,蛙说予以坎井。
盍尝视吾宝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父母

    读音:fù mǔ

    繁体字:父母

    短语:养父母 大人 上下 父母亲 家长 老人

    英语:parents

    意思:
     1.父亲和母亲。
      ▶《诗•小雅•蓼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