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 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意思:行约青帘共一樽,他指着遥远的地方,说杏花村有。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的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共饮、牧童指向的杏花村酒家的描绘,以及借花含笑、悍吏催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贫富不均、官府腐败等社会问题的深深忧虑。 首句“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饮的场景,酒家的青色酒帘飘动,仿佛在邀请诗人共赴一醉。而牧童的指向,又仿佛在引领诗人去往那酒香四溢的杏花村。这里的“青帘”、“杏花”等意象,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 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如今只有花含笑”这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花儿的笑转化为无奈的笑,暗示了诗人对世道的不满和无奈。而“悍吏催租夜打门”这句,则描绘了更为残酷的现实——官府的悍吏如同催租的狼,夜半打门,更显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整首诗通过描绘欢饮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诗人通过描绘牧童、花儿等意象,将情感寓于景物之中,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为深沉而含蓄。同时,诗中又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忧虑和无奈的诗,通过描绘欢饮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今只有花含笑,悍吏催租夜打门。

关键词解释

  • 杏花村

    引用解释

    1. 唐 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忆钱唐》词:“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 元 东湖散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小雨杏花村问酒,澹烟杨柳巷巾车。” 明 高启 《五禽言和张水部》:“提胡芦,趣沽酒,杏花村中媪家有。”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在一条丁字路的

  • 行约

    读音:xíng yuē

    繁体字:行約

    意思:(行约,行约)
    同行业所订的规约。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吾以为用物必购于市,而集某类货,必有某类之行头,今唯有速联行头,严立行约,各自为治。”

  • 遥指

    读音:yáo zhǐ

    繁体字:遙指

    意思:(遥指,遥指)
    遥对;向远处指。
      ▶唐·李远《赠潼关不下山僧》诗:“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清·赵翼《茅山纪游》诗:“遥指大茅峰,直上青冥里。”<

  • 青帘

    读音:qīng lián

    繁体字:青簾

    意思:
     1.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唐·郑谷《旅寓洛阳村舍》诗:“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宣和遗事》前集:“﹝政和六年﹞二月……又为村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