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至鄜州感事》 饥寒一丈室,奔走九秋砧。

饥寒一丈室,奔走九秋砧。

意思:饥饿一丈室,奔走九秋砧。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初至鄜州感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隐居生活中,表达自己的心境和理想。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江海畔,远离尘世纷扰,独自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首联“罪斥云一纪,常亦守官箴”,表达了作者在遭受贬谪后,仍然坚守官箴,不改变自己的信念。 颔联“置身江海畔,放言麋鹿岑”,描绘了作者在江海畔的生活,表达了他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心境。 颈联“大吏不诃谴,小吏自堪任”,表达了作者在乡村的生活得到了当地官员的宽容和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尾联“归榜不忍速,故庐尚可寻”,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不愿意急于回归仕途,仍然可以在故庐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心境和理想,充满了对自由、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对人生的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罪斥云一纪,常亦守官箴。
置身江海畔,放言麋鹿岑。
大吏不诃谴,小吏自堪任。
虾菜日异馔,著书敌南金。
岂无二三子,善叩响不沈。
更逢四高士,语妙何愔愔。
俯揽尘土影,仰摅冰玉心。
苦辛虽在昔,菑获实於今。
归榜不忍速,故庐尚可寻。
金闺朝轇轕,荃壁梦萧森。
领阔贻尔诮,新贵使我瘖。
饥寒一丈室,奔走九秋砧。
长坂马难健,败絮虱易侵。
池西别故旧,税驾雕山阴。
白翟无曩迹,赫连有脱镡。
幸哉廊庙术,勇不夸纵擒。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九秋

    读音:jiǔ qiū

    繁体字:九秋

    意思:
     1.指秋天。
      ▶晋·张协《七命》:“晞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
      ▶南朝·宋·谢灵运《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杜甫《月》诗:

  • 饥寒

    读音:jī hán

    繁体字:飢寒

    英语:hunger and cold

    意思:(饥寒,饥寒)

     1.飢饿寒冷。饥,通“飢”。
      ▶清·顾炎武《顾与治诗》:“士之生而失计,不能取

  • 奔走

    读音:bēn zǒu

    繁体字:奔走

    短语:

    英语:run

    意思:
     1.急行。
      ▶《后汉书•史弼传》:“及下廷尉诏狱,平原吏人奔走诣阙讼之。”
      

  • 秋砧

    读音:qiū zhēn

    繁体字:秋砧

    意思:秋日捣衣的声音。
      ▶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唐·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
      ▶唐·杜甫《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