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天台戴复古韵》 半生胸次著嵯峨,到得庐山鬓欲皤。

半生胸次著嵯峨,到得庐山鬓欲皤。

意思:半辈子胸前戴巍峨,到庐山鬓想挺。

出自作者[宋]陈宓的《和天台戴复古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半生胸次著嵯峨,到得庐山鬓欲皤》是一首对庐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半生胸次著嵯峨,到得庐山鬓欲皤”直接描绘了作者对庐山的感受和经历。作者在半生的岁月中,心中充满了对庐山的向往和期待,当真正来到庐山时,他的鬓角都开始变白了。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庐山的壮丽,展现了庐山的魅力和吸引力。 颔联“列岫但蒙排闼入,一壶未许扣舷歌”则是对庐山景色的具体描绘。作者看到群山环绕,仿佛可以进入其中,而自己则想在山中建一座小屋,靠近松树山坡。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对庐山景色的感受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清风六月犹嫌剩,明月三秋不厌多”则表达了作者对清风的喜爱和对明月的珍视。在六月炎热的天气里,作者仍然觉得清风不够,而在三秋时节,作者对明月的欣赏更是无厌。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对自然风光的感受和珍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尾联“拟向清朝新白鹿,结茅深处傍松坡”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作者想在清朝时在新建的庐山中建一座茅屋,靠近松树山坡。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的未来规划和期望,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生胸次著嵯峨,到得庐山鬓欲皤。
列岫但蒙排闼入,一壶未许扣舷歌。
清风六月犹嫌剩,明月三秋不厌多。
拟向清朝新白鹿,结茅深处傍松坡。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嵯峨

    读音:cuó é

    繁体字:嵯峨

    短语:峥 峻峭 高峻 巍峨 峻 峥嵘

    英语:cragginess

    意思:
     1.山高峻貌。
      ▶唐·唐彦谦《送许户曹》

  • 半生

    读音:bàn shēng

    繁体字:半生

    短语:半辈子

    英语:half a lifetime

    意思:
     1.谓没有完全死。
      ▶北周·庾信《慨然成咏》:“交让未全

  • 胸次

    读音:xiōng cì

    繁体字:胸次

    英语:heart; mins; frame of mind

    意思:胸间。亦指胸怀。
      ▶《庄子•田子方》:“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