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五首》 幕府当年誉四驰,诸公每恨识这迟。

幕府当年誉四驰,诸公每恨识这迟。

意思:幕府当年赞誉四驰,你们常常恨认识这迟。

出自作者[宋]罗一龙的《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五首》

全文赏析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五首》是宋代诗人罗一龙创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组诗是为悼念已故的友人陶渊明而作,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一首: 此生休戚已前期,命薄天公不可移。 一饮且同今日醉,数篇曾见古人诗。 青山招我成长计,白发期人亦太痴。 莫与老翁疑甲子,当年犹记会沙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一生命运多舛的感慨。他认为陶渊明的命运已经注定,无法改变。然而,他仍然希望与陶渊明共度美好时光,一起畅饮美酒,欣赏古人的诗歌。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像陶渊明那样过于执着于追求长寿,因为生命终究是有限的。最后一句“莫与老翁疑甲子,当年犹记会沙随。”意味着作者曾经与陶渊明在沙场上并肩作战,共同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 第二首: 西风原上拨黄云,归作人间瓮里春。 拍手一樽歌既醉,闾阎俱是太平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场景。西风吹过原野,黄色的云朵被吹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人们欢聚一堂,举杯歌唱,庆祝丰收的喜悦。这里的“闾阎”指的是乡间百姓,他们都是太平盛世的居民。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三首: 忆昔先君此地经,儿时不谓亦飘零。 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当初学一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他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而自己却因为种种原因流离失所。他深感遗憾,如果早知道功名利禄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他当初就应该努力学习儒家经典,而不是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 第四首: 山中亦有薇堪采,海上那无节可持。 野老不知人事改,相逢犹话旧年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虽然山中的薇草依然可以采摘,但海上的竹节却已经无法支撑船只。野老们并不知道世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仍然谈论着过去的岁月。这里,作者通过对比山中和海上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首: 岁晚仍多病,春来尚异乡。 东风应笑我,空有鬓边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晚年生活的无奈和忧伤。他身患疾病,又远离故乡,孤独地度过漫长的岁月。春风虽然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气息,但对于他来说,却只能引发更多的伤感。他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头发上已经布满了白霜,却依然一事无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幕府当年誉四驰,诸公每恨识这迟。
长材若肯为时用,世上何官不可为。

关键词解释

  • 诸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諸公

    意思:(诸公,诸公)

     1.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
     

  • 幕府

    读音:mù fǔ

    繁体字:幕府

    英语:office of a commanding general in ancient China

    意思:
     1.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 当年

    读音:dāng nián

    繁体字:噹年

    英语:then

    意思:(当年,当年)
    I

     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