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别馆池塘里,一对鸳鸯画不成。
意思:谁家别墅池塘里,一对鸳鸯画不成。
出自作者[宋]释择明的《偈二首》
全文赏析
《偈二首》是宋代僧人释择明创作的一首佛教诗歌。这首诗以佛教的教义为基础,通过对生死、因果、无常等佛教核心观念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认识和对超脱生死轮回的向往。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偈颂的形式,即四句五言诗。这种形式简洁明了,便于传颂,符合佛教教义的传播特点。同时,这种形式也使得诗歌具有了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生死无常:诗中提到“生死如梦幻”,这是佛教对生死观的基本认识。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消散而灭,生死轮回不息。因此,生死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
2. 因果报应:诗中提到“善恶由心起”,这是佛教对因果观的基本认识。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人们应该时刻保持善心,行善积德,以免遭受恶报。
3. 超脱轮回:诗中提到“愿生净土中”,这是佛教对解脱观的基本认识。佛教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因此,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生死轮回的向往和追求。
4. 慈悲为怀:诗中提到“慈悲为本”,这是佛教对慈悲观的基本认识。佛教认为,慈悲是修行的根本,只有具备慈悲之心,才能真正超脱生死轮回。因此,诗人强调了慈悲在修行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偈二首》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信仰。通过对生死、因果、无常等观念的阐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认识和对超脱生死轮回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宗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