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护国上人》 不应归北斗,应是向西方。

不应归北斗,应是向西方。

意思:不应把北斗,应是向西方。

出自作者[唐]张谓的《哭护国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喜三身净,今悲万劫长。不应归北斗,应是向西方》是一首描绘出对佛教信仰深深热爱的诗。它通过描绘寺庙的衰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首联“昔喜三身净,今悲万劫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深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时间无常的深深感慨。三身净是佛教中的一种理想境界,代表佛的三种身分: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然而,现在却感到万劫的漫长,这无疑是对无常的深深感叹。 颔联“不应归北斗,应是向西方”是对佛教信仰的坚定表达。诗人认为不应该向北斗寻求指引,而应该向西方极乐世界寻求出路。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终极真理的追求和向往。 颈联“舍利众生得,袈裟弟子将”描绘了寺庙的日常生活和信仰实践。舍利是指佛或高僧圆寂后留下的遗骨,众生因此得到安慰和指引。袈裟是佛教僧侣的服装,代表着僧侣的清修和苦行。这些描述表明寺庙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实践深深地影响了诗人。 尾联“别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描绘了寺庙的衰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千花塔”象征着寺庙曾经的繁华和辉煌,而“一草堂”则代表了现在的衰败和孤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支公何处在,神理竟茫茫”中的“支公”是三国时支谦的别名,支谦曾翻译很多佛教经典,深得佛理。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佛教神理的迷茫和困惑,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衰败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深热爱和对时间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这首诗也透露出诗人对佛教终极真理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迷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喜三身净,今悲万劫长。
不应归北斗,应是向西方。
舍利众生得,袈裟弟子将。
鼠行残药碗,虫网旧绳床。
别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
支公何处在,神理竟茫茫。

关键词解释

  • 北斗

    读音:běi dǒu

    繁体字:北鬥

    英语:Big Dipper

    意思:
     1.指北斗星。
      ▶《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南朝·梁·沈约《夜夜曲》:

  • 西方

    读音:xī fāng

    繁体字:西方

    短语:西部

    英语:the West

    意思:
     1.方位名。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诗•邶风•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