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意思:中原仇耻不难再,子弟都想到死父兄。

出自作者[宋]孙应求的《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过金山,经过广陵,回望建业(今南京)和长安的景象。诗中表达了对中原雠耻的愤慨和对子弟们为国家报仇雪恨的期盼。 首句“舟渡金山过广陵”,描述了诗人乘船从金山出发,经过广陵的壮丽景色。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广陵则是扬州的古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第二句“湾头略可计淮程”,意味着诗人在船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淮河的河道,从而估算出自己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河流,贯穿江苏、安徽等地。 第三句“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诗人回望建业(南京),看到祥瑞的烟雾缭绕;同时向北望去,长安(西安)的夕阳分外明亮。这里的建业和长安分别代表了南方和北方的政治中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四句“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诗人描绘了春天田野里空旷的景象,农民们辛勤耕作,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清晨时分,边疆的号角声响起,激发着人们的斗志。 最后一句“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失地的痛心疾首,以及对子弟们为国报仇雪恨的期望。这里的“中原”指的是河南一带,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战乱的中心地带。诗人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继承父辈、兄辈的遗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整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舟渡金山过广陵,湾头略可计淮程。
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
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
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关键词解释

  • 非难

    读音:fēi nàn

    繁体字:非難

    短语:骂 斥责 数落 怪 怨 诟病 谪 咎 非 指斥 弹射 指摘 责 痛斥 申斥 指责 非议 训斥 熊 叱责 斥

    英语:reproof

  • 中原

    读音:zhōng yuán

    繁体字:中原

    英语:(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意思:
     1.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父兄

    读音:fù xiōng

    繁体字:父兄

    英语: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意思:
     1.父亲与兄长。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 复子

    读音:fù zǐ

    繁体字:復子

    意思:(复子,复子)
    见“复子明辟”。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