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江南/忆江南》 凉一霎,飞雨洒轻蓑。

凉一霎,飞雨洒轻蓑。

意思:凉一一霎,飞雨洒轻蓑衣。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望江南/忆江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宜人的夏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首句“清昼永,幽致夏来多”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描绘了一个清凉的白天,夏天的氛围浓郁。接着,“远岸参差风扬柳,平湖清浅露翻荷。”这两句描绘了远处的岸边,柳树随风摇曳,近处的湖面,荷叶在清澈的湖水中露出,荷花在微雨中轻轻摇曳的景象。这些生动的细节,为读者展示了夏日的生机和活力。 “移棹钓烟波”这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活动,他正在湖上移动小舟,准备钓鱼。“凉一霎,飞雨洒轻蓑”描绘了突然而来的阵雨,使诗人披上了轻便的蓑衣。这一瞬间,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和活力。 “满眼生涯千顷浪,放怀乐事一声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看到了广阔的湖面,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就像这千顷浪一样广阔无垠,他放下了心中的烦恼,享受这美好的乐事,放声歌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愿意享受生活,放下烦恼,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不醉欲如何”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他觉得如果不尽情享受这一切,那就太可惜了。整首诗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使人感到宁静、祥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使人感到愉快和满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昼永,幽致夏来多。
远岸参差风扬柳,平湖清浅露翻荷。
移棹钓烟波。
凉一霎,飞雨洒轻蓑。
满眼生涯千顷浪,放怀乐事一声歌。
不醉欲如何。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飞雨

    读音:fēi yǔ

    繁体字:飛雨

    意思:(飞雨,飞雨)

     1.飞飘的雨。
      ▶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飞雨祠上东

  • 一霎

    读音:yī shà

    繁体字:一霎

    英语:in an instant; in a moment

    意思:谓时间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