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意思: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金銮殿后想第二天。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描绘了作者深夜给朋友写信的场景,暗示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金銮殿是古代皇宫中的重要建筑,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欲明天”则暗示了夜已经很深。 第二句“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作者在今夜收到了朋友的回信,但是信在哪里呢?作者在庐山庵里的一盏晓灯前寻找。庐山庵是一个隐居的地方,暗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第三句“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作者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笼鸟和槛猿都是被囚禁的生命,它们的命运象征着人类的困境。作者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不知道何时能够解脱这种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深沉、寓意深刻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金銮

    读音:jīn luán

    繁体字:金鑾

    意思:(金銮,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

  • 金銮殿

    引用解释

    1. 唐 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臺门 ,著书独在 金鑾殿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唐 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 、 承明 、 金鑾殿 皆在其间。”

    2.泛指皇宫正殿。 元 白朴 《东墙记》第四折:“脱却了旧布衣,直走上金鑾殿。”《

  • 明天

    读音:míng tiān

    繁体字:明天

    短语:次日 明

    英语:tomorrow

    意思:
     1.指月光满天。
      ▶唐·元稹《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闻君别爱弟,

  • 銮殿

    读音:luán diàn

    繁体字:鑾殿

    意思:(銮殿,銮殿)
    金銮殿的省称。
      ▶南唐·李中《献中书汤舍人》诗:“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着莱衣。”

    解释:1.金銮殿的省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