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牟监薄》 几携笔砚傍书林,吟到更寒月未沈。

几携笔砚傍书林,吟到更寒月未沈。

意思:几乎带笔砚旁藏书,吟唱到更寒冷的月份不沉。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次韵牟监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几携笔砚傍书林》,它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思考的诗篇。 首句“几携笔砚傍书林”,描绘了诗人对书林的兴趣和热爱。他随身携带笔砚,游走在书林之中,这不仅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展现了他的勤奋和毅力。笔砚是文人的必备工具,而书林则象征着知识的海洋,诗人对两者的追求都体现了他的文人气质和对知识的热爱。 “吟到更寒月未沈”,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中的情景。他吟诗作赋,直到夜深人静,月亮都沉下去了,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知识的痴迷和热爱。 “有客忽从天禄至”,天禄是古代的书籍,这里用来比喻知识丰富的书籍。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客人突然从知识丰富的书籍中走出来,这可能暗示着诗人从书中得到了新的启示或领悟。 “人间便隔五云深”,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他认为,知识就像云层一样,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崇高评价,也表达了他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它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思考的诗篇,展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和对知识的敬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几携笔砚傍书林,吟到更寒月未沈。
有客忽从天禄至,人间便隔五云深。

关键词解释

  • 笔砚

    读音:bǐ yàn

    繁体字:筆硯

    意思:(笔砚,笔砚)
    亦作“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

  • 书林

    解释

    书林 shūlín

    [library] 藏书多的地方

    览书林,阅篇籍

    引用解释

    1.文人学者之群。《汉书·扬雄传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 宋 范仲淹 《苏州谢

  • 寒月

    读音:hán yuè

    繁体字:寒月

    意思:
     1.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
      ▶唐·李白《望月有怀》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吴澄《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诗:“不怕狂风妨去鹢,偏愁寒月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