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意思:空山整天尘事少,平郊远看见行人小。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山阴老僧和颍阳归客的相遇,以及他们在漕河边的秋日景色和短暂的会面。
首句“山阴老僧解楞伽”,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精通佛学的老僧形象,他居住在山阴,深居简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解楞伽”指的是精通佛经的意思,暗示老僧的学识渊博。
“颍阳归客远相过”则描绘了一位来自颍阳的归客,他长途跋涉来到山阴,与老僧相会。这里的“远相过”表达了客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对老僧的尊重。
“烟深草湿昨夜雨”描绘了雨后的山野景色,深邃的烟雾、湿润的草地和昨夜的雨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也暗示了客人来访的时间是在雨后,为后面的“雨后秋风渡漕河”做了铺垫。
“空山终日尘事少”描绘了老僧居住的山阴空山,这里没有尘世的纷扰,只有清净和安宁。这与客人来访时看到的“平郊远见行人小”形成了对比,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诗句“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描绘了客人眼中的景色,他在老僧的陪同下,沿着河边散步,看到了黄昏时分碛上响起的钟声,以及渡头归巢的小鸟。这些景象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老僧、归客和秋日漕河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