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别刘员外长卿》 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

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

意思:不学习朱说能折槛,空害羞献纳在丹墀。

出自作者[唐]耿湋的《赠别刘员外长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清如寒玉的直如丝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清如寒玉直如丝”,以寒玉和直如丝来形容清白正直的品质,给人一种清新、高洁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世事的冷漠和疏离,不愿意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世故多虞事莫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失望。世故多虞,意味着世事复杂多变,难以预测和把握。而“莫期”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不抱希望的态度。 “建德津亭人别夜,新安江水月明时”,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建德津亭和月明的新安江水,营造了一种凄凉、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为文易老皆知苦,谪宦无名倍足悲”,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艰辛和无名的贬谪生涯的感慨。为文易老,意味着文学创作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而谪宦无名则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的贬谪生涯的无奈和悲愤。 “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表达了作者对朱云折槛的羡慕和对自己无法像朱云那样有所作为的遗憾。折槛是朱云的故事,他曾经在朝堂上折断栏杆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抱负的渴望和对无能为力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清白正直的品质、世事的无奈、离别的感慨、文学创作的艰辛、无名的贬谪生涯以及对朱云折槛的羡慕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政治抱负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
建德津亭人别夜,新安江水月明时。
为文易老皆知苦,谪宦无名倍足悲。
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

关键词解释

  • 献纳

    读音:xiàn nà

    繁体字:獻納

    意思:(献纳,献纳)

     1.指献忠言供采纳。
      ▶汉·班固《<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旧唐书•玄宗纪论

  • 丹墀

    读音:dan chi

    繁体字:丹墀

    英语:vermilion steps leading up to a palace hall

    意思:
     1.指宫殿的赤色臺阶或赤色地面。
      ▶《宋书•

  • 不学

    读音:bù xué

    繁体字:不學

    意思:(不学,不学)

     1.不学习;不求学。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 朱云

    读音:zhū yún

    繁体字:朱雲

    意思:(朱云,朱云)
    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唐·杜牧《洛中送韦楚老拾遗归朝》诗:“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
      ▶宋·戴复古《寄复斋陈寺丞》诗之一:“

  • 羞献

    读音:xiū xiàn

    繁体字:羞獻

    意思:(羞献,羞献)
    进献食品。
      ▶唐·范传质《荐冰》诗:“乘春方启闭,羞献有常程。”

    解释:1.进献食品。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