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横吹曲辞·折杨柳》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意思:
落絮萦绕衫袖,下垂的枝条拂髻鬟。
出自作者[唐]崔湜的《横吹曲辞·折杨柳》
全文创作背景
崔湜的《横吹曲辞·折杨柳》的创作背景与汉乐府古题《折杨柳》有关。这个古题通常表现友人、爱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在唐代,《折杨柳》成为一种常见的诗歌主题,许多诗人都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了这一场景。崔湜的《横吹曲辞·折杨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诗歌来表达折柳慰别、离别难舍的情感。
相关句子
落絮游丝时候。
-- 出自《宴桃源/如梦令》作者:[宋]黄庭坚
落絮萦香砌。
-- 出自《虞美人·绿阴满院帘垂地》作者:[宋]陈克
画桥看落絮。
-- 出自《谒金门·间院宇》作者:[宋]卢祖皋
恨满飞花落絮。
-- 出自《清平乐·秋娘窗户》作者:[宋]孙惟信
落絮游丝花满地。
-- 出自《清平乐·鸳鸯翡翠》作者:[宋]刘翰
落絮飞花萦不住。
-- 出自《减字木兰花 送春》作者:[元]王寂
绿袖垂肩士女图。
-- 出自《鹧鸪天 宿赵州》作者:[元]元好问
小立西风翠袖垂,淡黄蛱蝶高低。
-- 出自《简颉监酒》作者:[宋]郑会
舞袖垂新宠,愁眉结旧恩。
-- 出自《相和歌辞·长门怨》作者:[唐]岑参
爱手捻茶蘼,香间韵远,*袖垂肩。
-- 出自《木兰花慢 为乐府宋生赋。宋字寿香,燕城好》作者:[元]白朴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 出自《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作者:[宋]晏几道
侍臣鸣珮丹枫远,宫女临霞彩袖垂。
-- 出自《秋怀》作者:[明]黎民表
修条拂层汉。
-- 出自《咏寒松诗》作者:[南北朝]范云
露叶凝愁黛,垂条拂髻鬟。
-- 出自《折杨柳》作者:[明]陈言
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
-- 出自《依韵和王几道涂次杏花有感》作者:[宋]梅尧臣
珍条拂垂袂,芳草留去辙。
-- 出自《入谷马上》作者:[宋]文同
髻鬟斜掠。
-- 出自《点绛唇·风劲云浓》作者:[宋]朱淑真
髻鬟云样梳。
-- 出自《醉桃源/阮郎归》作者:[宋]李祁
头发乱,髻鬟偏。
-- 出自《渔父词/渔父》作者:[宋]王谌
云拥髻鬟愁。
-- 出自《南乡子·云拥髻鬟愁》作者:[元]赵孟*
宿醉离愁慢髻鬟。
-- 出自《浣溪沙 集句》作者:[宋]石孝友
诗句原文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作者介绍
崔湜简介
崔湜(646年-713年),字正则,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收藏家和官僚。他是唐代中期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歌、散文和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
崔湜曾担任过左拾遗、工部侍郎和翰林学士等职务,因为他的才华而得到了当时的重用和赏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以自然为题材,且具有浓郁的山水意境,代表作品有《黄鹤楼》、《题都城南庄》等。他还擅长写散文,代表作品有《洛阳女儿行》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此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收藏家,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籍、字画和器物,对后世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崔湜是唐代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文、书法和收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髻鬟
读音:
jì huán
繁体字:
髻鬟
意思:
古时妇女髮式。将头髮环曲束于顶。
▶唐·孟浩然《美人分香》诗:“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元·文信《西湖竹枝词》:“南北两峰船里看,却比阿侬双髻鬟。”
髻鬟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