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副使还并州》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意思:
曾经拿两郡印,很多比五侯家。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王副使还并州》
全文创作背景
《送王副使还并州》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王副使即将返回并州(古代地名,今山西太原),诗人写此诗送别。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并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相关句子
应门谢高盖,入座多比庐。
-- 出自《对酒怀里中诸同好四首》作者:[明]唐时升
重感慨时多比兴,最瑰奇处是歌行。
-- 出自《悼戴式之》作者:[宋]武衍
去年寻处曾持酒。
-- 出自《玉楼人》作者:[宋]无名氏
事曾经见,物曾持炼。
-- 出自《无靦吟》作者:[宋]邵雍
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
-- 出自《送僧》作者:[唐]贾岛
曾持金节抚淮壖,磊落英姿正少年。
-- 出自《韩公祠堂》作者:[宋]孔武仲
曾持麈尾引金根,万乘前头草五言。
-- 出自《蜀中赠广上人》作者:[唐]章孝标
白马青衫,两郡文章主。
-- 出自《蝶恋花·桂树新生都几许》作者:[宋]王庭珪
山容看两郡,水色别三溪。
-- 出自《建州道中寄家》作者:[明]曹学佺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 出自《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作者:[唐]元稹
游历水云两郡,人休起舞寥。
-- 出自《离别难·游历水云两郡》作者:[元]王哲
赖有仁风在,朱轓两郡遗。
-- 出自《知郡韩公挽诗二首》作者:[宋]李弥逊
至今两郡碑,德政刊琼玖。
-- 出自《魏彦诚见示出守广德朝士送行诗用韵追赋》作者:[宋]王之望
鱼轩归去后,两郡几人悲。
-- 出自《挽吴太夫人》作者:[宋]陈宓
小苑接侯家。
-- 出自《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作者:[唐]王维
从今人说细侯家。
-- 出自《西江月 郭?之得雄渠即贾治中婿》作者:[元]白朴
王孙公子五侯家。
-- 出自《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作者:[唐]王维
万指侯家自不知。
-- 出自《题村舍》作者:[唐]杜牧
帝里清和节,侯家邸第春。
-- 出自《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作者:[唐]武元衡
信知隐侯家,句法有成算。
-- 出自《次韵沈漕使寄和碧云亭之作》作者:[宋]吴芾
诗句原文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
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
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侯家
读音:
hòu jiā
繁体字:
侯家
意思:
犹侯门。指显贵人家。
▶明·何景明《明月篇》诗:“侯家臺榭光先满,戚里笙歌影乍低。”
造句:
暂无 >查看更多侯家造句
侯家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