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离骚经》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

意思:问湘神,云中君,不知道如何交屈原。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读离骚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屈原及其作品《九歌》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质和作品深刻内涵的敬仰和赞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湘江的美景,如银的兰、红、芷等颜色,营造出一种清雅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诗中转向对湘君和云中君的询问,表达了对屈原作品深度的思考和敬仰。诗人担心湘江的鱼食用了屈原的肉后会变成忠臣,又想象屈原的骨头千年后仍如玉般坚硬,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质的赞美。 诗中还提到想要从湘江底取出屈原的骨头,加以清洗并献给国家,以此来表达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甚至超越了和璞、悬璃、垂棘的珍宝。这不仅是对屈原的敬仰,也是对文化传承的赞美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美景、对湘君和云中君的询问、对屈原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敬仰,表达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深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
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
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
千年波底色如玉,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
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湘神

    读音:xiāng shén

    繁体字:湘神

    意思:湘水之神。
      ▶唐·李贺《帝子歌》:“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王琦汇解:“湘神,湘水之神。
      ▶《九歌》所谓‘湘君’、‘湘夫人’也。”

  • 云中

    读音:yún zhōng

    繁体字:雲中

    意思:(云中,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
      ▶《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注:“云中,云神所居

  • 云中君

    引用解释

    传说中的神名。见《楚辞·九歌》及《汉书·郊祀志上》。所指何神,诸说不一。 王逸 、 颜师古 注谓为云神, 王闿运 《楚辞释》谓为 云梦泽 水神, 郭沫若 《九歌今译》谓为女神, 姜亮夫 《屈原赋校注》谓为月神。

    读音:yún zhōng jūn

  • 中君

    读音:zhōng jūn

    繁体字:中君

    意思:
     1.指才德平常的君主。
      ▶《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
      ▶《汉书•张敞传》:“夫小国中君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何以

    读音:hé yǐ

    繁体字:何以

    短语: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

    英语:whence

    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

  • 交灵

    读音:jiāo líng

    繁体字:交靈

    意思:(交灵,交灵)

     1.谓天地两种灵气交合。
      ▶三国·魏·曹丕《感物赋》:“伊阳春之散节,悟干坤之交灵。”
     
     2.谓魂魄交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