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 地上小臣真虮蝨,祷祈无效只惭颜。

地上小臣真虮蝨,祷祈无效只惭颜。

意思:我真地上小虱子,祈祷没有效果就不禁惭愧。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令旱魃逞神奸,怅望西畴一雨悭》是一首描绘旱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旱情的深深忧虑和对农民的同情。 首联“谁令旱魃逞神奸,怅望西畴一雨悭。”描绘了旱情的严重和农民的苦况。这里,“旱魃”是古代对旱灾的信仰,被视为是引发旱灾的神祇;“神奸”在这里是形容旱灾的严重性,如同神明发怒一样。而“怅望西畴一雨悭”则表达了诗人对久旱不雨的深深忧虑,对农民的苦况深感同情。 “日永六龙方缓辔,天高九虎政当关。”颔联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希望降雨的迫切心情。“日永六龙方缓辔”中的“日永”是形容白天的漫长,“六龙方缓辔”则用周易中的“亢龙有悔”的典故,象征着天气的变化。“天高九虎政当关”则用“虎啸山林”的典故,象征着农民面对旱灾的无助和无奈。 “不论赋入令难办,见说流移昔未还。”颈联从经济角度描绘了旱灾的影响,一方面使得赋税难以征收,另一方面也使得流民增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旱灾给农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压力的深深忧虑。 最后,“地上小臣真虮蝨,祷祈无效只惭颜。”尾联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对于无法解决旱情的深深自责和惭愧。这里,“小臣”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真虮蝨”则表达了诗人觉得自己力量微小,无法解决大旱的问题。而“祷祈无效只惭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改变农民苦况的无奈和自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旱情的深深忧虑和对农民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对于无法解决旱情的自责和惭愧。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令旱魃逞神奸,怅望西畴一雨悭。
日永六龙方缓辔,天高九虎政当关。
不论赋入令难办,见说流移昔未还。
地上小臣真虮蝨,祷祈无效只惭颜。

关键词解释

  • 小臣

    读音:xiǎo chén

    繁体字:小臣

    意思:
     1.春秋以后指卑微的小吏。
      ▶《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 无效

    读音:wú xiào

    繁体字:無效

    短语:无济于事 无益 空头 废 不行 没用 无用 行不通 劳而无功 杯水车薪 与虎谋皮 不济

    英语:in vain

    意思:

  • 地上

    读音:dì shàng

    繁体字:地上

    意思:
     1.陆地上。
      ▶《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

  • 惭颜

    读音:cán yán

    繁体字:慚顏

    意思:(惭颜,惭颜)

     1.愧色;面有愧色。
      ▶南朝·齐·王融《秋胡行》之七:“彼美复来仪,惭颜变欣瞩。”
      ▶唐·裴铏《传奇•孙恪》:“恪既被责,惭颜惕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