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所知》 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

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

意思:从小路赶往时自己考虑笨拙,如果不喜欢肯敞开胸襟。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寄所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时局和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中,“俎豆”是古代祭祀时所用之具,这里借指诗人的传统文化理想;“干戈”则象征战争和纷争。诗人曾将传统文化视为儿戏,可见他对传统文化的轻视,而“干戈阻素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无奈战乱频仍,破坏了他的美好愿望。 颔联“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困境和无奈。“遁去”和“秦客逐”形成对比,前者表达了诗人的逃避和无奈,后者则表达了追捕的强制性。而“病来还作越人吟”则描绘了诗人病痛中的无助和迷茫,如同越人吟一样,孤独而凄凉。 颈联“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描绘了诗人在困难时期的生活状态,他典衣集资,只为名流古集,寻找奇花异草,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在面对时局时的无奈和无助,他觉得追随潮流、改变自己的喜好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只有当他对某件事有真正的热爱时,才会敞开心扉去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友情、人生选择等主题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执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
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

关键词解释

  • 开襟

    读音:kāi jīn

    繁体字:開襟

    意思:(开襟,开襟)

     1.敞开衣襟。
      ▶汉·王粲《登楼赋》:“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晋·潘岳《西征赋》:“开襟乎清暑之馆,游目乎五柞之宫。”

  • 从道

    引用解释

    依从正道。《易·复》:“中行独復,以从道也。”《荀子·臣道》:“‘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史记·蒙恬列传》:“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唐 李翱 《从道论》:“是则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从道而罹怒乎?寧违道而从众乎?斯所谓辨难易而榷是非矣。”

    读音:cóng dào

  • 趣时

    读音:qù shí

    繁体字:趣時

    意思:(趣时,趣时)

     1.谓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
      ▶《易•繫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
      ▶宋·王安石《进熙宁编敕表》:“于趣时治世,则粗

  • 身计

    读音:shēn jì

    繁体字:身計

    意思:(身计,身计)

     1.生计。
      ▶唐·方干《客行》诗:“乡心日落后,身计酒醒时。”
      ▶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摺:“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箇身计

  • 非所

    读音:fēi suǒ

    繁体字:非所

    意思:
     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
      ▶《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
      ▶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非所,犹非时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