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春出郭北山佛寺》 幽刹寻春傍翠微,游人谁解惜芳菲。

幽刹寻春傍翠微,游人谁解惜芳菲。

意思:在寺庙寻春傍青山,游人谁解惜芳菲。

出自作者[宋]宋庠的《晚春出郭北山佛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幽刹寻春傍翠微,游人谁解惜芳菲》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对游人的无知和忽视表达了遗憾。 首句“幽刹寻春傍翠微”,诗人以“幽刹”为引子,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而美丽的世界。诗人寻访春天的踪迹,靠近翠微环绕的山林,描绘出一种清幽而生机勃勃的景象。 “游人谁解惜芳菲”一句,诗人借用了游人的无知和忽视,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遗憾。这里的“游人”可以理解为世俗生活中的人们,他们往往只关注繁华的城市和功名利禄,而忽视了身边的美好。 “阴晴野日不常见,红白路花相杂飞”,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阳光明媚的日子和阴雨绵绵的日子交替出现,路边的花朵红白相间,相互交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一世功名催俊杰,千金歌舞属轻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功名利禄会催促人们追求无谓的功业,而歌舞升平则只属于那些轻浮的人。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人们应该追求更有意义的东西。 最后,“左迁病守真无用,试学山公倒载归”,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被贬谪的无奈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自己被贬谪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尝试学习山公的倒载而归隐山林。这里的“山公”指的是晋朝的阮籍,他因为不满现实而选择隐居山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被贬谪的无奈和对于功名利禄的反思。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刹寻春傍翠微,游人谁解惜芳菲。
阴晴野日不常见,红白路花相杂飞。
一世功名催俊杰,千金歌舞属轻肥。
左迁病守真无用,试学山公倒载归。

关键词解释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 游人

    读音:yóu rén

    繁体字:游人

    短语: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

    英语:(n) tourist

    意思:(参见游人)

     1.无产业的流浪者。

  • 寻春

    读音:xún chūn

    繁体字:尋春

    意思:(寻春,寻春)
    游赏春景。
      ▶唐·陈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惠洪《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