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皇雅十首·《耆武》三章》 自底不譓,乃终灭亡。

自底不譓,乃终灭亡。

意思:从底部不服从者,于是最终灭亡。

出自作者[宋]尹洙的《皇雅十首·《耆武》三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性的场景,可能是关于两个敌对势力或国家的争斗和最终的败亡。诗的开头“耆武定功,时惟二方”暗示着两个强大的势力或国家在争斗中。“淮服其乂,海南遂荒”可能描述了其中一方战胜了另一方,使得海南地区变得荒凉。接着,“孰孱而盭,孰暴而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是弱者,谁是强者,谁是残暴而猖狂的。最后,“自底不譓,乃终灭亡”可能表达了一种因果报应的观点,即那些不从基础上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遵循道德准则的人或国家,最终会走向灭亡。 整首诗采用了寓言式的叙述方式,通过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争斗、胜负和道德准则的看法。同时,诗歌的韵律和句式也体现了其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耆武定功,时惟二方。
淮服其乂,海南遂荒。
孰孱而盭,孰暴而猖。
自底不譓,乃终灭亡。
作者介绍
尹洙(1001年—1047年),字师鲁,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散文家,世称河南先生。

关键词解释

  • 灭亡

    读音:miè wáng

    繁体字:滅亡

    短语:亡 沦亡 亡国 灭

    英语:be destroyed

    意思:(灭亡,灭亡)

     1.不复存在。
      ▶《书

  • 不譓

    读音:bù huì

    繁体字:不譓

    意思:不顺眼。亦指不顺服者。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仁育群生,义徵不譓。”
      ▶李善注:“譓,顺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不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