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

意思:醒池塘耿不睡,帐纹漠漠隔轻烟。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酒醒池塘耿不眠》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和情感变化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醒后的池塘、轻烟、溪风、竹林、秋月、残梦、明河等多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首联“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酒醒后的场景。池塘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诗人却因为失眠而无法入睡。通过“帐纹漠漠隔轻烟”这一描述,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独自一人,身处帐中,隔着轻烟般的烟雾,凝视着外面的世界。这一句充满了寂静和孤独,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诗人通过描绘微风轻拂竹林、秋月渐满等景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如“初疑雨”将微风与雨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秋月如弓渐满弦”则将月亮比作弓,形象生动。这一联的描绘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颈联“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衣天。”诗人开始描绘梦境和天边的景象。残梦中的“吹角戍”暗示了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思念,而“明河长亘衣天”则描绘了天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这一联的描绘充满了情感和哲理。 尾联“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诗人以哀蛩送晓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这一句与“严更古驿边”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感。同时,“哀蛩饯晓浑多事”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情感变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
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
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衣天。
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漠漠

    读音:mò mò

    繁体字:漠漠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辽阔 浩淼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英语:<

  • 酒醒

    读音:jiǔ xǐng

    繁体字:酒醒

    意思:谓醉后醒过来。
      ▶宋·苏轼《谒金门•秋愁》词:“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元·萨都剌《戏王功甫》诗:“王郎酒醒倚修竹,雪后重檐拥毳衣。”
      ▶《水浒

  • 池塘

    读音:chí táng

    繁体字:池塘

    短语:

    英语:pond

    意思:
     1.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

  • 轻烟

    读音:qīng yān

    繁体字:輕煙

    意思:(轻烟,轻烟)

     1.轻淡的烟雾。
      ▶南朝·梁元帝《咏雾》:“乍若轻烟散,时如佳气新。”
      ▶元·白朴《天凈沙•秋》套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