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谒京口张守》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

意思:高楼年轻记登临,老了再来力不禁止。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谒京口张守》

全文赏析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年老时再次登临高楼的感慨。首句“危楼年少记登临”中,“危楼”指的是高楼,“年少”则暗示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而“记登临”则表明作者曾经多次登临此楼。如今“老矣”,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所以“重来力不禁”。 风月欲谈嫌许事,山种不险似人心。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风月指自然美景,谈事则暗示了人世间的纷繁复杂。作者感叹世事险恶,但这些险恶的事情并不像山的险峻那样显而易见,因为人心更加险恶难测。 淡烟衰草乡关远,细雨黄花节序深。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眼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淡烟衰草描绘了远方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而细雨黄花则描绘了近处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节序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 虽有小诗行乐处,世无知己为谁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尽管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来寻找快乐,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为他而吟唱。这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年老时再次登临高楼的感慨,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
风月欲谈嫌许事,山种不险似人心。
淡烟衰草乡关远,细雨黄花节序深。
虽有小诗行乐处,世无知己为谁吟。
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危楼

    读音:wēi lóu

    繁体字:危樓

    英语:high tower

    意思:(危楼,危楼)
    高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梁徐悱《古意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年少

    读音:nián shào

    繁体字:年少

    短语:年轻 正当年 身强力壮 常青 后生 青春

    英语:juniority

    意思:
     1.年轻。
      ▶《战国策•

  • 不禁

    读音:bù jīn

    繁体字:不禁

    短语:身不由己 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英语:can\'t help (doing sth)

    意思:I
    准许,不禁止。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