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海潮音入佛耳,薰风句达帝听。

海潮音入佛耳,薰风句达帝听。

意思:海潮音入佛耳,薰风是玉皇大帝。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借海潮的声势来表达诗人对世界、对政治、对生活等的强烈情感。 首先,诗中描述了海潮的声音进入佛的耳中,如同佛法无边,声势浩大,佛都能听见。这象征着诗人对世界的影响力,他的声音能够触动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 接着,诗人又用“薰风句达帝听”来形容自己的影响力之大,如同微风轻拂,帝王的决策也能被其影响。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以及他的言论能够引起高层关注。 然而,诗人却以“我已阳喑不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他似乎在诉说,他已经沉默不语,不再发表言论,这可能暗示着他在面对种种困境和压力时,选择保持沉默。 最后,诗人以“君无借听于聋”表达了他的期望和请求。他希望那些聋子能够听见他的声音,理解他的苦衷和诉求。这既是对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的批评,也是对那些愿意倾听的人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海潮、佛、帝王、薰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悲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解和关注他的声音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潮音入佛耳,薰风句达帝听。
我已阳喑不语,君无借听于聋。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海潮

    读音:hǎi cháo

    繁体字:海潮

    短语:学潮

    英语:tide

    意思:海洋潮汐。指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海潮迎舰,江萍送王。”

  • 薰风

    读音:xūn fēng

    繁体字:薰風

    意思:(薰风,熏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