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泉》 不拜韬光徵士诏,却传配食水仙名。

不拜韬光徵士诏,却传配食水仙名。

意思:不接受韬光养晦征士诏令,却传配食水仙名。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寒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水泉,通过描绘水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水泉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联“照胆寒泓覆有亭,此泉曾入老坡评”,诗人通过描绘“照胆寒泓”的泉水,表达了对水泉的赞美之情。老坡是苏轼的号,他曾经对水泉进行过评价,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评价,进一步强调了水泉的珍贵和价值。 颔联“八诗最得吟梅苦,一盏能消荐菊清”,诗人通过引用与水泉相关的诗歌和菊花,表达了对水泉的敬仰之情。水泉曾经被用来吟咏梅花,而菊花也与水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诗人通过引用这些诗歌,表达了对水泉的敬仰之情。 颈联“不拜韬光徵士诏,却传配食水仙名”,诗人通过引用“韬光”和“水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水泉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的赞美。韬光是道家典故中的一位隐士,而水仙则是与水泉相关的传统名花,诗人通过引用这些典故,强调了水泉的文化价值和独特性。 尾联“银床响绝无人汲,墓在孤山木自荣”,诗人通过描绘水泉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水泉的敬仰之情。银床是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而孤山则是与水泉相关的历史遗迹,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进一步强调了水泉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水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水泉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典故,强调了水泉的文化价值和独特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照胆寒泓覆有亭,此泉曾入老坡评。
八诗最得吟梅苦,一盏能消荐菊清。
不拜韬光徵士诏,却传配食水仙名。
银床响绝无人汲,墓在孤山木自荣。

关键词解释

  • 韬光

    读音:tāo guāng

    繁体字:韜光

    英语:to conceal one\'s talents, gifts, etc.

    意思:(韬光,韬光)

     1.敛藏光采。
      ▶汉·孔融

  • 水仙

    引用解释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 不拜

    读音:bù bài

    繁体字:不拜

    意思:
     1.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
      ▶《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徵士

    读音:zhǐ shì

    繁体字:徵士

    意思:(徵士,征士)

     1.指不接受朝廷徵聘的隐士。
      ▶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徵士陈君,禀岳渎之精,苞灵曜之纯。”
      ▶《文选•颜延之<陶征士诔>》:“有

  • 食水

    读音:shí shuǐ

    繁体字:食水

    意思:
     1.喝水。指在水中生活。
      ▶《孔子家语•执辔》:“食水者善游而耐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2.船身入水的深度。借指船的载重量。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