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江南李偕副使》 从军莫厌千场醉,即是金銮宠命时。

从军莫厌千场醉,即是金銮宠命时。

意思:从军队没有满足千场醉,这就是金銮恩宠时。

出自作者[唐]陈陶的《赠江南李偕副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公子,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赢得了朝廷和百姓的尊重和赞誉。 首联“世禄三朝压凤池,杜陵公子汉庭知。”描绘了公子的家族背景和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他家族世代享有俸禄,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位公子也深得汉庭的认可和信任。这一联通过描述公子的家族背景和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表达了对公子才华和能力的肯定。 颔联“雷封始贺堂溪剑,花府寻邀玉树枝。”通过描绘公子的形象和行为,进一步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公子手持宝剑,犹如雷鸣般的声音宣告着他的威武和英勇;他在花府中寻访玉树,展现了他的高雅和风度。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公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子形象的赞美。 颈联“几日坐谈诛叛逆,列城归美见歌诗。”描述了公子在处理政务方面的能力和智慧。他坐谈之间就能诛杀叛逆之徒,让列城的人民归心向善,用诗歌歌颂他的功绩。这一联通过描述公子的政务能力,表达了对公子治理才能的赞美。 尾联“从军莫厌千场醉,即是金銮宠命时。”表达了诗人对公子的期望和祝愿。希望公子在从军征战中能够一醉方休,享受胜利的喜悦,因为这正是他得到朝廷重用和百姓敬仰的时刻。这一联通过祝愿公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表达了对公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公子的赞美和祝愿,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重臣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公正、智慧、治理才能和英勇精神的赞美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禄三朝压凤池,杜陵公子汉庭知。
雷封始贺堂溪剑,花府寻邀玉树枝。
几日坐谈诛叛逆,列城归美见歌诗。
从军莫厌千场醉,即是金銮宠命时。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临别,陶亦赋诗以送。相传他后来白日升天而去。(全唐诗作“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升元中距大中中几九十年。陶遣莲花妓事,在咸通中,赠诗已有“老去风情薄似云”句,那得至升元中还在?可知全唐诗不确)陶著有文录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

关键词解释

  • 金銮

    读音:jīn luán

    繁体字:金鑾

    意思:(金銮,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

  • 从军

    解释

    从军 cóngjūn

    [enlist]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引用解释

    1.参加军队;投身军旅。《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