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期不至》 星稀月落竟不来,烟柳胧胧鹊飞去。

星稀月落竟不来,烟柳胧胧鹊飞去。

意思:星稀月落竟然不来,烟柳胧胧鹊飞离。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期不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长时间等待的人,从深夜延宕到天将破晓的过程,表达了期待落空的惆怅与失落。以下是对诗的赏析: 首句“红烛清樽久延伫”通过“红烛”与“清樽”两个意象,展现了深夜独酌,久等不来的场景,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其中,“久延伫”三字更是深深表现了诗人的期盼与焦虑。 次句“出门入门天欲曙”描述了诗人焦急等待,辗转反侧,反复出门望望又返回的情景,而“天欲曙”则暗示时间已近黎明,等待已久的诗人却仍未等到期待的人。 第三句“星稀月落竟不来”进一步通过天文现象的变化,即星星渐稀,月亮落下,表明时间的推移,也形象展现了诗人从深夜到天明的等待过程,而“竟不来”三字充满了失望与无奈。 最后一句“烟柳胧胧鹊飞去”则以景结情,烟柳胧胧的景象与鹊飞去的动态,不仅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也借此表达了诗人期待落空的失落与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成功渲染了诗人深夜等待的焦急与期待落空的失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烛清樽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
星稀月落竟不来,烟柳胧胧鹊飞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烟柳

    引用解释

    亦作“烟柳”。 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 唐 张仲素 《春游曲》之一:“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宋 惠洪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词:“緑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度。” 元 张可久 《小桃红·春深》曲:“一汀烟柳锁春宵,添得杨花闹。” 清 沉雄 《金明池·秣陵怀古》词:“最伤心,烟柳 臺城 ,儘巷口 乌衣 ,

  • 胧胧

    读音:lóng lóng

    繁体字:朧朧

    意思:(胧胧,胧胧)

     1.微明貌。
      ▶晋·夏侯湛《秋可哀》诗:“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
      ▶宋·严仁《鹧鸪天》词:“寒淡淡,晓胧胧,黄鸡催断丑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