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苑杏花》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意思:夜色流连荒路,低阴覆折块。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古苑杏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废苑杏花在春天盛开,却无人欣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废苑杏花的孤独和荒芜,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诗人以废苑杏花为引子,描绘了杏花独自盛开在荒芜的废苑之中,无人欣赏的场景。其中,“独开”和“半露”形象地表现了杏花的孤独和凄凉,而“旧烧枝”则暗示了废苑曾经发生过的火灾。 颔联“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废苑的荒凉景象,晚色笼罩着荒芜的车辙,杏花低垂的枝叶覆盖着断碑。这里,诗人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手法,将废苑的荒凉和杏花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古陵之下,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春天即将逝去,但无人知道这一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废苑杏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废苑杏花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将废苑杏花的孤独和荒芜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
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晚色

    读音:wǎn sè

    繁体字:晚色

    意思:傍晚的天色。
      ▶唐·杜甫《曲江对雨》诗:“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宋·苏舜钦《晚意》诗:“晚色微茫至,前山次第昏。”
      ▶清·黄鷟来《十三夜碧山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