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地居》 燕坐白日闲,青山常在目。

燕坐白日闲,青山常在目。

意思:燕子坐在白天闲,青山常在眼睛。

出自作者[明]全室宗泐的《偶地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自己简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首联“偶地即吾庐,绝胜树下宿。”描绘了诗人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所,他认为这个地方比在树下过夜要好得多,表现出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不在千万间,安居心自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他并不追求豪华的住所和物质享受,只要有一个安定的住所,他的心就满足了。 “我无一日劳,何必较迟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轻视,他认为自己不需要为生活而辛苦奔波,也不需要过于关注时间的快慢。 “燕坐白日闲,青山常在目。”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坐在屋内,享受着白天的宁静,同时也能看到外面的青山,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明月到床前,更深代明烛。”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明月高悬,照亮了床前,就像一支明烛一样照亮了房间。这表现出诗人夜晚的宁静和舒适。 最后,“几有寒山诗,兴来时一读。”和“十日不出门,满阶春草绿。”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他能够从寒山的诗歌中得到乐趣,也能在不出门的时候欣赏到院子里的春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劳动和物质的淡泊。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偶地即吾庐,绝胜树下宿。
不在千万间,安居心自足。
古人三十年,辛勤乃有屋。
我无一日劳,何必较迟速。
燕坐白日闲,青山常在目。
明月到床前,更深代明烛。
几有寒山诗,兴来时一读。
十日不出门,满阶春草绿。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白日

    读音:bái rì

    繁体字:白日

    英语:daytime

    意思:
     1.太阳;阳光。
      ▶《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汉·王粲《登楼赋》:“步栖迟

  • 燕坐

    读音:yàn zuò

    繁体字:燕坐

    意思:(参见讌坐)

     1.安坐;闲坐。
      ▶宋·梅尧臣《寄谢开封宰薛赞善》诗:“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
      ▶元·蒋正子《山房随笔》:“漫塘先生与客燕坐,指窗

  • 在目

    读音:zài mù

    繁体字:在目

    意思: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