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成呈文潜五首》 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

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

意思: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听说。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漫成呈文潜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十年闭户不作舞,为客一整红罗裙。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这首诗的主题是情感表达和自我反思,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十年时间里闭门不出,只为了等待一个未知的听众,表达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首先,诗的前两句“十年闭户不作舞,为客一整红罗裙”描绘了女子的生活状态。她十年时间闭门不出,可能是因为对生活的失望或者对未来的迷茫,也可能是因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她选择了一种自我封闭的方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而当她作为客人被邀请参加宴会时,她精心打扮,换上了红色的罗裙,这表明她渴望被关注和认可。 接下来的两句“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则表达了女子的内心感受和自我反思。她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依靠琵琶来表达内心的怨恨和痛苦,因为琵琶的声音再大,如果是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也不会有人听到。这暗示了她的孤独和无助,她需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听众,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自己。 整首诗的意境深沉而悲凉,通过女子的自我反思和孤独无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悟。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个女子在十年时间里闭门不出,只为了等待一个未知的听众的故事,表达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助。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同时也要学会寻找真正的听众和理解自己的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闭户不作舞,为客一整红罗裙。
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琵琶

    读音:pí pá

    繁体字:琵琶

    英语:lute

    意思: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