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趋曲》 相看两不语,密意待谁写。

相看两不语,密意待谁写。

意思:看两不语,密意等待谁写。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吴趋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荡漾水中舟,徘徊岸边马。相看两不语,密意待谁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情感和诗意。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水中舟的荡漾和岸边马的徘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水中舟的荡漾可能象征着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而岸边马的徘徊则可能暗示着一种犹豫、迷茫或者期待的情感。这两种形象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情感的交织。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两个人物——他们彼此对视,却无言以对。这种“两不语”的情境,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主题。他们可能在思考、可能在犹豫、可能在期待,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无言的交流,使得情感更加深沉和内敛。 最后,诗人在诗的结尾处提出了一个问题:“密意待谁写”。这是一种深深的情感,需要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但是谁又能理解他们的内心呢?这个问题为整首诗的情感主题画上了一个疑问号,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两个人之间深深的情感交流和期待。它以无言的交流和深深的疑问结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诗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荡漾水中舟,徘徊岸边马。
相看两不语,密意待谁写。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密意

    读音:mì yì

    繁体字:密意

    意思:
     1.亲密的情意。
      ▶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二:“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宋·张先《武陵春》词:“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波上逢郎密意传,语近隔丛莲

  • 相看

    读音:xiāng kàn

    繁体字:相看

    英语:stare at each other

    意思:I

     1.互相注视;共同观看。
       ▶南朝·梁简文帝《对烛赋》:“迴照金屏里,脉脉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