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月上人归乡》 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意思:西风木落山露骨,秋季在波浪洗涤灵魂。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送月上人归乡》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是一首描绘秋天的美丽和哲理的诗。它以西风、木落、山露、秋月等秋天的元素为描绘对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生死、轮回等问题的思考。 首联“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萧瑟,树木凋零,山峰露出嶙峋的骨感,而秋月则在水波中洗濯着灵魂。这些景象都带有秋天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敬畏。 颔联“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的信仰。作者想要归隐到四明山麓,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他也相信三世佛会从禅口中吞食一切烦恼和困惑,帮助他解脱人生的痛苦。 颈联“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不朽和轮回的理解。他认为在大千世界中,万物都会毁灭,但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他也认为即使在三六相混乱的时刻,自己也不会受到影响。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不屈和自信。 尾联“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表达了作者对造化种和轮回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感恩之情。他认为劫空是造化种的机会,也是自己反思和成长的机会。回首过去,他已经把尘根抛在了身后,这是他对过去生活的超越和对自己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信仰、轮回等的理解和追求。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
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
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

关键词解释

  • 落山

    读音:luò shān

    繁体字:落山

    意思:指太阳下山。
      ▶瞿秋白《文艺杂着续辑•<子夜>和国货年》:“明明还只是子夜,而居然以为天已经大亮了,甚至于太阳又要落山了。”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陈秉正老汉从吃

  • 露骨

    读音:lù gǔ

    繁体字:露骨

    英语:baldness

    意思:
     1.尸骨暴露。
      ▶《晋书•成都王颖传》:“黄桥战亡者有八千余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恻。”
     

  • 水波

    解释

    水波 shuǐbō

    [water wave;ripples of water] 水的波浪。亦指水

    引用解释

    水的波浪。亦指水。《吕氏春秋·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 陈奇猷 校释:“犹言旱云如烟火,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木落

    读音:mù luò

    繁体字:木落

    意思:树叶凋落。
      ▶晋·左思《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齐·王融《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绝驱禽之欢。”
      ▶唐·李峤《与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