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人归秦州》 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

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

意思:黄河冻合胡马健康,忽来估计冰如踏石。

出自作者[明]沈周的《送人归秦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一位客子的口吻,描绘了战乱时期延安关西的动荡景象。诗中通过对客子归途的描述,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及对统治者玩寇自保、不顾民力等行为的强烈谴责。 首联“江城十月风凄凄,客子告我归关西”,通过描绘凄冷的风在十月笼罩着江城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客子的归来,暗示着战乱的威胁和生活的动荡。 颔联“长途短日双泪落,苦忆妻孥惊鼓鼙”,通过客子的眼泪和对于妻儿的思念,生动地表现了归途中的忧虑和痛苦。而“鼓鼙”则暗示了战争的临近。 颈联及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带来的种种苦难,如物资匮乏、运输困难、官府敛价、民不聊生等,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摧残。 最后,诗人对韩范等名将的怀念,以及对秦云空自忧的感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统治者责任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战乱时期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玩寇自保、不顾民力等行为的谴责,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城十月风凄凄,客子告我归关西。
长途短日双泪落,苦忆妻孥惊鼓鼙。
延安绥德边报急,秦州在陷家当失。
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
奈何主将与监军,玩寇自顾舟中敌。
驻兵无常惑饷道,远输岂顾烦民力。
刍辋计万不计千,骡驼不足不得前。
委山积云两遭烬,旋买一束银三钱。
官司敛价挞闾里,妇女唬咷脱簪珥。
役穷财竭心易失,衅端恐在萧墙里。
杞人闻之搔白头,落日倚襟江上楼。
呜呼韩范不复作,极目秦云空自忧。

关键词解释

  • 胡马

    引用解释

    1.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胡马奚车,罗列阶陛。” 明 李攀龙 《古意》诗:“萧萧胡马鸣,翩翩下枯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衙中坐困,空云胡马思归。”

    2.指胡人的军队。 汉 邹阳 《上吴王书》:“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

  • 黄河

    读音:huáng hé

    繁体字:黃河

    短语:尼罗河 莱茵河 苏伊士 辽河 多瑙河 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英语:Yellow River

    意思:(黄河,黄河)

  • 冻合

    读音:dòng hé

    繁体字:凍合

    意思:(冻合,冻合)
    犹言冰封。
      ▶《晋书•慕容皝载记》:“皝将乘海讨仁,群下咸谏,以海道危阻,宜从陆路。
      ▶皝曰:‘旧海水无凌,自仁反已来,冻合者三矣。昔汉光武因滹

  • 踏石

    引用解释

    1.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不用说 雁北 那趟不完的冷水小河,登不住的冰滑踏石,转不尽的阴山背后。”

    2.旧时 陕西 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节令》:“五月五日, 江 南曰竞渡, 陕西 洋县 曰踏石。”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