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静川野桃花下独酌因简同年冯中允》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意思:树枝穿过绿竹浑怀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南静川野桃花下独酌因简同年冯中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野桃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句“野桃无主满山隈”描绘了野桃树生长在山隈这样的偏僻之地,无人照管,却依然生机勃勃,满树繁花。这不仅描绘了野桃的生长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野桃的喜爱之情。 “迁客携觞独自来”一句,诗人以“迁客”自喻,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情。尽管如此,他还是带着酒杯独自前来欣赏这美丽的野桃,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尽日馨香留我醉”和“每春颜色为谁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野桃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因为春天是短暂的,野桃的花期也是有限的。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野桃树周围的景色,将野桃与绿竹、丹河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两句,诗人以浪漫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他期待着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攀折野桃枝,就像传说中的刘晨、阮肇在天台相遇一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野桃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桃无主满山隈,迁客携觞独自来。
尽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颜色为谁开。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画片

    读音:huà piān

    繁体字:畫片

    意思:(画片,画片)

     1.画就的单幅图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也一面应酬他,一面细看他墻上画就的画片:也有花卉翎毛,也有山川,也有各种草虫小品,

  • 不回

    读音:bù huí

    繁体字:不回

    意思:正直,不行邪僻。
      ▶《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
      ▶《后汉书•侯霸传》:“﹝霸﹞在位明察守正,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