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歌 河伯》 与女[1]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与女[1]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意思:与女儿[ 1 ]游九河,急风冲起河水泛洪波。

出自作者[先秦]屈原的《九歌 河伯》

全文创作背景

《九歌·河伯》的创作背景与楚国的祭祀文化以及屈原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首先,这首诗是祭祀河伯的歌辞,河伯即黄河之神,是尊贵的地祗。在商周时期,河神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对象。然而,早期的楚国似乎只祭祀其境内的江汉等河,而不祭祀黄河。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流域的南侧,因此开始有了祭祀河伯的活动。屈原作为楚国的贵族和士人,对于这种祭祀活动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参与,从而创作了这首《九歌·河伯》。 另外,这首诗也可能与屈原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关。有学者认为,《九歌·河伯》可能记叙了河伯与洛水女神前期相恋之事。洛水在黄河之南,并非远离楚国的其他水系,而洛水女神正是宓妃,其与河伯的恋情被描绘得缠绵悱恻。屈原通过描绘这段恋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九歌·河伯》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楚国的祭祀文化、屈原自身的经历以及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与女[1]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2]。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3]。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4]。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5]。
作者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风起

    读音:fēng qǐ

    繁体字:風起

    意思:(风起,风起)

     1.风颳起来。
      ▶晋·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 扬波

    读音:yáng bō

    繁体字:揚波

    英语:swelling of waves

    意思:(扬波,扬波)

     1.掀起波浪。
      ▶《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 九河

    读音:jiǔ hé

    繁体字:九河

    意思:
     1.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书•禹贡》:“九河既道。”
      ▶陆德明释文引《尔雅•释水》:“九河:徒骇一,太史二,马颊三

  • 冲风

    读音:chōng fēng

    繁体字:沖風

    意思:(冲风,冲风)

     1.暴风;勐烈的风。
      ▶《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