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崔少微》 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

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

意思:杨先生拒绝回忆,辛苦劳动解嘲。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赠崔少微》

全文赏析

首先,从诗的整体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贤才隐居深山,虽然负有才华但甘心贫困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和感慨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贤才清贫但高尚的生活状态。 以下是对诗句的具体赏析: 首句“贤才负圣朝,终日掩衡茅”,描绘了贤才身怀绝技,却在深山隐居,掩映在衡茅之下的景象。这句诗通过“负圣朝”与“掩衡茅”的对比,凸显了贤才的高尚品格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尚静师高道,甘贫绝俗交”,进一步描绘了贤才静心修道,虽然生活贫困,却断绝了与世俗的交往。这里的“尚静”和“甘贫”生动地展现了贤才清心寡欲、不慕荣华的生活态度。 然后,“晒碑看壁蠹,蒸术拾邻梢”,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了贤才在晒碑时观察壁上的蠹虫,用蒸术拾取邻居的树枝。这些细节描绘了贤才朴素而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状态。 最后,“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诗人通过回忆杨夫子,表达了对贤才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赞美。这里的“劳劳事解嘲”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生活的深深感慨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贤才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贤才高尚、超脱的生活态度和清贫乐道的精神风貌。诗句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贤才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贤才负圣朝,终日掩衡茅。
尚静师高道,甘贫绝俗交。
晒碑看壁蠹,蒸术拾邻梢。
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劳劳

    读音:láo láo

    繁体字:勞勞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劳劳,劳劳)
    I

     1.忧愁伤感貌。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

  • 解嘲

    读音:jiě cháo

    繁体字:解嘲

    英语:explain things away when ridiculed; try to cover up or gloss over sth. when ridiculed

    <

  • 夫子

    读音:fū zǐ

    繁体字:夫子

    短语:士 学士 书生 士大夫 先生 秀才 文人 生 儒 知识分子

    英语:pedant

    意思:(参见伕子)

     1

  • 劳事

    读音:láo shì

    繁体字:勞事

    意思:(劳事,劳事)
    劳动操作之事。
      ▶《周礼•天官•宫人》:“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鑪炭,凡劳事。”
      ▶郑玄注:“劳事,劳亵之事。”
      ▶孙诒让正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