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意思:心知道洛下闲才子,不写诗魔就酒疯。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联“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曾经在空门中学习坐禅,试图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然而,现在他已看破红尘,对世间的一切都已忘却。这里的“空门”象征着佛教的修行之道,“忘筌”则暗示着诗人已经超越了这些束缚,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颔联“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名利在诗人眼中就像春天的梦一样短暂而无足轻重,而酒后的放纵和年轻人的激情在他看来更值得追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命的珍视。 颈联“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野草如红锦般美丽,游丝飘荡如碧罗般纷乱。这里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诗人自称是洛下的闲才子,他不做诗就会像没有对手的酒鬼一样无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才子

    读音:cái zǐ

    繁体字:才子

    短语:材 人才 材料 天才 奇才 英才

    英语:gifted scholar

    意思:
     1.古称德才兼备的人。
      ▶《

  • 心知

    读音:xīn zhī

    繁体字:心知

    意思:I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诗:“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李咸用《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

  • 洛下

    读音:luò xià

    繁体字:洛下

    意思:
     1.指洛阳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 酒颠

    读音:jiǔ diān

    繁体字:酒顛

    意思:(酒颠,酒颠)
    谓酒后态度狂放。亦指酒后态度狂放的人。
      ▶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诗:“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朱子语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