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侍宴赋得夹池竹诗》 衡岭拂仙坛。

衡岭拂仙坛。

意思:横岭拂拭仙坛。

出自作者[南北朝]阴铿的《侍宴赋得夹池竹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夹池一丛竹》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联“垂翠不惊寒”,描绘了竹子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翠绿,坚韧不屈的形象,表达了竹子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精神。 颔联“叶酝宜城酒,皮裁薛县冠”,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实用价值,竹叶可以用来酿酒,竹皮可以用来制作帽子,表达了竹子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颈联“湘川染别泪,衡岭拂仙坛”,描绘了竹子在离别和超脱中的象征意义,竹子可以用来寄托离别的泪水,也可以用来拂去仙坛的尘埃,表达了竹子的情感寄托和超脱精神。 尾联“欲见葳蕤色,当来菟苑看”,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希望见到竹子的茂盛生长,也希望人们能够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实用、情感寄托和超脱精神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夹池一丛竹。
垂翠不惊寒。
叶酝宜城酒。
皮裁薛县冠。
湘川染别泪。
衡岭拂仙坛。
欲见葳蕤色。
当来菟苑看。
作者介绍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关键词解释

  • 衡岭

    读音:héng lǐng

    繁体字:衡嶺

    意思:(衡岭,衡岭)
    衡山。
      ▶晋·桓玄《南游衡山》诗序:“岁次降娄夹钟之初,理楫将游于衡岭。”
      ▶南朝·陈·阴铿《侍宴赋得夹池竹》诗:“湘川染别泪,衡岭拂仙坛。

  • 仙坛

    读音:xiān tán

    繁体字:仙壇

    意思:(仙坛,仙坛)

     1.指仙人住处。
      ▶唐·元结《登九疑第二峰》诗:“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唐·刘沧《经麻姑山》诗:“山顶白云千万片,时闻鸾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