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远戎》 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

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

意思:远戎深入震中原,是问什么人驻守蓟门。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远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战争和政治的复杂性和矛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首句“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直接描绘了战争的严重性,敌人深入中原,蓟门却无人防守。这里的“远戎”可能指的是外来的威胁,或者是敌对势力。“震”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战争的激烈,也暗示了人民对战争的恐惧和不安。 “力业论天初已缪,和亲割地竟难存”,表达了对国家决策的质疑和反思。作者认为天命谬误,应该采取的和亲割地政策也未能挽救国家存亡。这里既有对天命的质疑,也有对政治决策的批评。 “将军不战喜三北,逐客何堪厌七奔”,通过将军的败北和逐客的奔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这里既有对将军的无能和不战而退的批评,也有对逐客在战争中的艰难处境的同情。 “尚有微诚思献策,千行血泪叩天阍”,表达了作者仍希望为国家献策,但同时也充满了无奈和悲痛。血泪叩天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战争和政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
力业论天初已缪,和亲割地竟难存。
将军不战喜三北,逐客何堪厌七奔。
尚有微诚思献策,千行血泪叩天阍。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中原

    读音:zhōng yuán

    繁体字:中原

    英语:(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意思:
     1.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深入

    读音:shēn rù

    繁体字:深入

    短语:深深 深化 一语道破 中肯 透 一针见血 刻骨铭心 入木三分

    英语:thorough

    意思:
     1.下沉;隐藏。<

  • 远戎

    读音:yuǎn róng

    繁体字:遠戎

    意思:(远戎,远戎)
    指远方的少数民族。
      ▶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彰天瑞之休显,照远戎之来庭。”
      ▶唐·张九龄《酬赵二侍御史西军赠两省旧寮之作》诗:“顾已

  • 震中

    读音:zhèn zhōng

    繁体字:震中

    英语:epicenter

    意思:地震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叫“震中”。地震时,震中所受的灾害最重。

    解释: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

  • 蓟门

    读音:jì mén

    繁体字:薊門

    意思:(蓟门,蓟门)
    即蓟丘。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蓟门》:“京师古蓟地,以蓟草多得名……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参见“蓟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