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意思:宁听说大度士,改变颜色被蜂蝎?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是一首描绘和描述蚊子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蚊子的厌恶和无奈。
首两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直接点明作者所处的环境——水乡蚊子多,特别是在深夜,这种状况更让人感到惊异和恼火。这里,“乘夜吁可怪”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蚊子描绘成仿佛是有意挑衅的怪物,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接下来的两句,“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进一步描绘了蚊子的烦人之处。作者试图用扇子驱赶它们,但却无济于事;而想要用烧艾的方法来一劳永逸,却又发现这种方法并不奏效,反而让人觉得烦躁。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蚊子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接下来的两句“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作者转变了态度,决定不再与蚊子对抗,而是选择忍耐。这里,“小忍”并非懦弱的表现,而是作者对自我情绪的理智控制,体现了作者的大度。
最后两句“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作者以“大度士”为喻,表明自己对于蚊子的烦扰并不计较,甚至愿意为了环境和谐而容忍它们。这里,“变色”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波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宽容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和描述蚊子,表达了作者对蚊子的厌恶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大度和宽容。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