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东上年被灾州县颇多》 孰知数日来,触景堪愁朕,村落多萧条,老幼率憯懔。

孰知数日来,触景堪愁朕,村落多萧条,老幼率憯懔。

意思:谁知道几天来,触景堪愁我,村落多萧条,老老少少率惨痛擦。

出自作者[清]乾隆的《山东上年被灾州县颇多》

全文赏析

[注释]
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全诗题为:“山东上年被灾州县颇多,虽屡加恩,期灾民不致失所,而清跸所历,深用恻然,因再降旨加恩,普赈一月,以示优恤”。是年二月作者巡幸山东,至曲阜孔庙奠礼而返。乾隆十二年山东灾情严重,很多州县受到水雹等灾。朝廷曾多次赈济寿光、安丘、益都、历城、齐河等州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齐鲁民何辜,连年未逢稔,每念沟壑填,深宫那安枕。
昨始入兖境,所见犹未甚,寸衷稍自慰,为之食甘腍。
孰知数日来,触景堪愁朕,村落多萧条,老幼率憯懔。
腹饥嗷鸿哀,衣薄状鹤凚,纵屡加赈施,未足苏凄凛。
休助古有经,损益道须审,用是截漕艘,亟命发仓廪。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关键词解释

  • 老幼

    读音:lǎo yòu

    繁体字:老幼

    英语:The old people and children.

    意思:
     1.老人和小孩。
      ▶《礼记•乐记》:“老幼孤独,不得其所。”
      

  • 萧条

    读音:xiāo tiáo

    繁体字:蕭條

    短语:冷淡 清淡

    英语:depression

    意思:(萧条,萧条)

     1.寂寞冷落;凋零。
      ▶《楚辞•远游

  • 孰知

    读音:shú zhī

    繁体字:孰知

    意思:深刻瞭解;清楚地知道。
      ▶《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唐·杜甫《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唐·韩愈《复志赋

  • 村落

    读音:cūn luò

    繁体字:村落

    短语:农庄 村 庄子

    英语:village

    意思:
     1.村庄。
      ▶《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

  • 憯懔

    读音:cǎn lǐn

    繁体字:憯懍

    意思:(憯懔,憯懔)

     1.忧惧貌。
      ▶三国·魏·嵇康《琴赋》:“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悽,愀怆伤心。”
      ▶明·刘基《述志赋》:“气勃郁以凭中兮,心恻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