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辽后妆台》 塔铃声悄,说不尽当年,月明花晓。

塔铃声悄,说不尽当年,月明花晓。

意思:塔铃声悄悄,说不尽当年,月花知道。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辽后妆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重游旧地,忆悼亡姬,感慨万端,抒发对亡姬的深深怀念之情。 上片起首三句写眼前景,洗妆台、伤情路,都曾是作者与亡姬游览过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作者悲伤的回忆,西风又吹,更增添了几分悲感。“一缕”三句写亡姬。作者想象亡姬生前的梳妆打扮,赞美她的美丽。作者与亡姬共同生活过的老地方,已物是人非。看到亡姬生前精心打扫过的庭院,睹物思人,更增添了作者对亡姬的思念之情。铃声已消,月光皎洁,花草繁茂,这些都曾见证过作者与亡姬的恩爱,都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人在”两句写作者远游在外,遥想亡姬独处深闺,帘幕低垂,茜钗闪动,一定在思念自己。 下片写作者重游旧地,触景生情。“如今”三句写作者重回故地,但人事已非,亡姬已去,只剩庭院深深,秋草繁茂。“上苑”三句写一切繁华热闹消失之后显得清冷荒凉。云房水殿,萧娘易老,不禁让作者感慨万端。“红颜”三句写作者对亡姬的思念。萧家残照,惹起作者的闲愁,只好借酒浇愁,但酒只能暂时麻醉自己,却不能真正解除自己的悲痛。 全词感情真挚,语言流利婉转,表达了对亡姬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洗妆台下伤情路,西风又吹人到。
一缕山鬟,半梳苔发,想象新兴闹扫。
塔铃声悄,说不尽当年,月明花晓。
人在天边,轴帘遥闪茜钗小。
如今顿成往事,回新深院里,也长秋草。
上苑云房,官家水殿,惯是萧娘易老。
红颜懊恼,与建业萧家,一般残照。
惹甚闲愁,且归斟翠醥。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不尽

    读音:bù jìn

    繁体字:不儘

    英语:not to the utmost

    意思:(不尽,不尽)

     1.未完;无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 当年

    读音:dāng nián

    繁体字:噹年

    英语:then

    意思:(当年,当年)
    I

     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

  • 塔铃

    引用解释

    佛塔上的风铃。 明 周永年 《泖塔上作》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引 藜村 《鸡鸣棣访友》诗:“欲辨 六朝 踪,风乱塔铃语。”

    读音:tǎ líng

  • 说不

    读音:shuō bù de

    繁体字:說不

    造句:

  • 年月

    读音:nián yuè

    繁体字:年月

    英语:days; years

    意思:
     1.年和月,泛指时间。
      ▶《史记•三代世表》:“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
      ▶《周书•明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