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和》 底鸥材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

底鸥材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

意思:底鸥材群及鱼队,变成虎落和蛇坑。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五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一个名叫“少日父兄夸俊声,后来场屋擅文名”的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少日父兄夸俊声,后来场屋擅文名”,通过描述这个人早年在家乡就以才华出众而闻名,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颔联“锦橐久矣憎长吉,玉枕几于杀阿平”,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变迁,他曾经拥有的荣华富贵如今已经不再,而他曾经的荣誉和成就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颈联“底鸥材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他从曾经的辉煌到现在的落魄,就像一只原本应该翱翔在天空的鸥鸟,如今却混迹于鱼群之中,被困在虎落和蛇坑之中。尾联“可怜彩翠矜毛羽,顾影无言只自惊”,最后两句以鸟儿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描绘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命运不公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慨的诗,通过描绘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日父兄夸俊声,后来场屋擅文名。
锦橐久矣憎长吉,玉枕几于杀阿平。
底鸥材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
可怜彩翠矜毛羽,顾影无言只自惊。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