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后阁》 谁道帝家春不早,椒房昨夜已先温。

谁道帝家春不早,椒房昨夜已先温。

意思:谁道帝家春不早,椒房昨天夜里已经先温。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后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平桥御水破冰痕,忽觉东风遍九门。谁道帝家春不早,椒房昨夜已先温。》,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冰融雪化,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京城,温暖了椒房的景象。 首句“平桥御水破冰痕”,描绘了一幅桥上流水破冰、露出水面的画面,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第二句“忽觉东风遍九门”则进一步点明了春风的到来,温暖的气息吹遍了京城的所有城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第三句“谁道帝家春不早”是对前面春天的描绘进行的一个反问,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惊喜和赞叹。这里的“帝家”指的是皇家,表达了作者对皇家的赞美和敬意。第四句“椒房昨夜已先温”则描绘了春天到来后,皇宫内的椒房也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温暖。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皇家的敬意和赞美,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反问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桥御水破冰痕,忽觉东风遍九门。
谁道帝家春不早,椒房昨夜已先温。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帝家

    读音:dì jiā

    繁体字:帝家

    意思:京都。亦用以指皇宫。
      ▶唐·李商隐《隋宫》诗:“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宋·欧阳修《千叶红梨花》诗:“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