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陶诗六首·和乞食》 一饱不自足,况敢谋酒卮。

一饱不自足,况敢谋酒卮。

意思:一个饱自己不值得,何况敢图谋酒杯。

出自作者[宋]王阮的《和陶诗六首·和乞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漂母分食相济的事迹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漂母行为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长安求官不得的苦闷和无奈。 首联“淮阴漂母事,不谓身见之。长歌季明诗,益信非虚辞。”中,诗人对漂母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认为她分食相济的行为并非空谈,而是真实存在的。这一行为被诗人以季明的诗歌长歌所赞美,更加证明了漂母行为的真实性和高尚性。 颔联“嗟余客长安,十载无休期。一饱不自足,况敢谋酒卮。”表达了诗人在长安求官的艰辛和无奈。诗人感叹自己作为客居长安的游子,已经度过了十年的无休止的等待和追求,然而却仍然没有得到满足,更不用说谋求一时的酒醉。 颈联“曳裾富儿门,焉食酬一诗。达于翁卿间,喧喧谓余非。”描绘了诗人求官不得的窘境。诗人试图进入富人的门庭,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提携,然而却无人理会他的诗歌。在翁卿之间,人们纷纷质疑他的能力和价值。 整首诗以漂母分食相济的事迹为引子,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高尚行为的赞美和对求官不得的苦闷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漂母行为的赞美和对自身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阴漂母事,不谓身见之。
长歌季明诗,益信非虚辞。
嗟余客长安,十载无休期。
一饱不自足,况敢谋酒卮。
曳裾富儿门,焉食酬一诗。
达于翁卿间,喧喧谓余非。

关键词解释

  • 自足

    读音:zì zú

    繁体字:自足

    英语:self-sufficiency

    意思:
     1.自满。
      ▶晋·陆机《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明·宋濂《燕书》之九:

  • 酒卮

    读音:jiǔ zhī

    繁体字:酒卮

    意思:盛酒的器皿。
      ▶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卮。”
      ▶《北史•魏濮阳王顺传》:“以银酒卮容二升许,悬于百步外,命善射者十余人共射,中者即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