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桂飘香》 赏花醉,持杯更邀皓月。

赏花醉,持杯更邀皓月。

意思:赏花醉,拿着杯子再邀请皓月。

出自作者[宋]曹冠的《桂飘香》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律应清商,嫩凉生、金风乍飘林叶。玉兔腾精,光浸楼台,宛似广寒宫阙》是一首优美的中秋夜景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金风乍飘林叶、玉兔腾精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楼台浸光、桂花时节等景象,表达了中秋节的特殊意义和美好之处。 在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鹊枝绕、蛩声凄切”、“香压群芳妙绝”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远山、鹊枝等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 此外,诗人还通过“思报君亲”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报效之心。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感人。 最后,诗人通过“赏花醉,持杯更邀皓月”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中秋夜景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深刻,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律应清商,嫩凉生、金风乍飘林叶。
玉兔腾精,光浸楼台,宛似广寒宫阙。
远山横翠烟霏敛,鹊枝绕、蛩声凄切。
气萧爽,一年好处,桂花时节。
香压群芳妙绝。
记蟾窟高枝,两曾攀折。
思报君亲,何事壮怀犹郁。
传岩莘野时方隐,心先定、经纶施设。
赏花醉,持杯更邀皓月。

关键词解释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读音:yuè

    繁体字:

    短语:月度

    英语:month

    意思:1.见\"月窟\"。

    近义词: 月亮、太阴、月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