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曾无疑赠诗,语及欧阳公事》 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

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

意思:醉翁如果是真醉了,黑白为什么需要镜子样明。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和曾无疑赠诗,语及欧阳公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情境,表达了对于人生、名利、自然和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联“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在繁华世界与宁静自然之间的挣扎与寻找。乌帽红尘代表着纷扰的世界,而绿蓑青笠则象征着自然的宁静。诗人感到在纷扰的世界中有愧于子陵,于是晚寻盟,寻求内心的宁静。 颔联“三千里外还家後,七十二回看月生。”则以具体的数字表现出诗人远离家乡,频繁地仰望月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数字描绘出了诗人漫长的归乡路和无数次对月感慨的时光。 颈联“与子两人长对酌,笑渠万古浪垂名。”诗人与友人长期对酌,沉醉在友情之中,笑看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名利的淡泊。 尾联“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诗人借用醉翁之意,表达了对于世事的超脱与豁达。如果真能像醉翁一样忘却烦恼,那么何需像镜子一样分明地分辨是非呢?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友情和名利的独特见解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
三千里外还家後,七十二回看月生。
与子两人长对酌,笑渠万古浪垂名。
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皂白

    读音:zào bái

    繁体字:皂白

    意思:亦作“皁白”。
     
     1.黑与白。多比喻非与是。
      ▶《诗•大雅•桑柔》“匪不能言,胡思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皁白,言之于王也。”

  • 真个

    读音:zhēn gè

    繁体字:真個

    英语:really; truly; indeed

    意思:(参见真个,真箇)

    近义词: 端的

    解释: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醉翁

    读音:zuì wēng

    繁体字:醉翁

    英语:an old drunkard

    意思:
     1.嗜酒的老人。
      ▶唐·郑谷《倦客》诗:“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前蜀·

  • 若是

    读音:ruò shì

    繁体字:若是

    英语:if

    意思:
     1.如此,这样。
      ▶《仪礼•有司彻》:“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若是者三。”
      ▶《史记•老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