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邀陶陆投莲社,放山王入竹林。

邀陶陆投莲社,放山王入竹林。

意思:邀请陶陆投莲社,放进竹林山王。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隐逸之风,表达了对那些远离尘世纷争,追求内心平静和独立生活的人的敬仰。诗中通过引用古代的陶渊明、陆机、陶渊明、王羲之等人的事迹,以及用“莲社”“竹林”等隐逸之所的意象,来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首句“素隐非君子志,独乐岂贤者心”,直接点明了对那些不追求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心平静和快乐的人的赞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子”和“贤者”的看法,认为他们过于拘泥于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追求。而那些隐居山林、独善其身的人,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而不是外在的名利。 “邀陶陆投莲社,放山王入竹林”,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向往的隐逸之风。诗人邀请陶渊明和陆机等文人雅士,一同加入隐逸之社,放任山王(王羲之)进入竹林之中。这里,“莲社”和“竹林”都是古代隐逸之所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地方,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风的敬仰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真实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隐逸之风、追求自由精神的诗歌,它通过引用古代文人雅士的事迹和隐逸之所的意象,表达了对内心真实感受和追求的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隐非君子志,独乐岂贤者心。
邀陶陆投莲社,放山王入竹林。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山王

    读音:shān wáng

    繁体字:山王

    意思:
     1.晋·山涛和王戎的并称。
      ▶南朝·宋·颜延之作《五君咏》,述竹林七贤,以山涛、王戎显贵而不予列入。见《宋书•颜延之传》。
      ▶唐·李德裕《僕射相公偶话旧

  • 竹林

    读音:zhú lín

    繁体字:竹林

    英语:bamboo grove

    意思:
     1.竹子丛生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

  • 莲社

    读音:lián shè

    繁体字:蓮社

    意思:(莲社,莲社)
    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结社。
      ▶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唐·戴叔伦《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